【AT三问】刘玉龙:收获的季节
【AT导读】不只是行业巨变,一场始料不及的疫情让整个世界都改变了,其持续之久、影响之大超出所有人的想象,也波及到每一个人,建筑师也不例外,也让每个建筑师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。建筑技艺杂志特开辟“AT三问”访谈栏目,追踪当代建筑师应对当下变化的所为、所想。
AT建筑师灵魂三问
刘玉龙,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
Q1:这几年在忙什么?
最近几年忙碌的事情分为几个方面:
疫情三年,防疫抗疫,安全、有效率地工作成为院里要考虑的头等大事。首先是员工和环境的安全,上班、居家、出差、隔离等,需要每天关注;其次是各种情况的预案,各种方式的审批防范程序需要摸索;同时所有的确定性都具有不确定性,所以需要时时调整,线上办公、多区域办公、外地项目管控等,需要充分地准备和具体事件的决断。长时间的不确定性带来个人心理上的压力和心态上的不稳定,我们还专门请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做了心理咨询讲座。
最近几年是收获的季节,有若干个项目建成。
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楼。设计以一个坡屋顶的用于会议交流的小建筑出发,隐喻农业、农舍、经世济用等。农业经济迫切需要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,期望这样一个内外空间交互、材料多样、节点细微的建筑环境对人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。该项目参加了第1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展览。
最近有若干项目在施工建设中,而疫情使得到现场解决工地问题成为困难,一方面尽量成行,另一方面只好远程解决问题。
康复大学校园工地。此为中国残联推动建设的培养康复人才之全新大学,从投标中标至设计建设全在疫情周期内。我们负责规划和方案设计以及一部分建筑的工程设计。全校园有多家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协同工作,目前已接近建成。
》投标
》上课
》标准
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郭景总的带领下,参加了国家标准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》、《建筑术语标准》等的编制工作。厘清了一些过去不大清晰的概念、数字和要求。规范编制工作难度很大,牵一发而动全身,因一词而成多义,反复开会,唇枪舌剑,你来我往,个中滋味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。
Q2:最近有哪些思考?
最近插空读了一些书,结合所读书籍的片段有一些感想。
中国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(费孝通),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权力和义务关系;同时,因为农业生产的缘故,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,迥异于采集和游牧的文化,后者所处的自然空间是移动的,不像定居的村落,与其四周的环境会保持长久和密切的联系,构成差序格局下的时空美学。
去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,视频图像到了威尼斯,也算是“神游”威双吧。
在此之前,有各种机会去过不少地方。2004年参加“150个建筑师在法国”项目,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崔海东建筑师结伴游学欧洲,曾做了柯布专题、库哈斯专题、城堡专题等的探访,对职业生涯有深远的影响,附上一些当年的钢笔画。
▲手绘作品
》一点小提醒
曾有人说,建筑师的黄金年龄是六十岁,时光荏苒,黄金年龄已遥遥招手,但其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健康才能使黄金有值,否则到了黄金年龄,零件上锈、机构不灵也是枉然。几年前一次项目评审中遇到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陈自明总,劝我等每日跑步,间断试之,大有裨益。近半年来尝试健身,小有成效。当代建筑师眼睛、颈椎、腰椎都需要金子般地爱护,才能在黄金年龄做出适当的成果,冀与各位读者共勉之。
作者简介
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,一级注册建筑师,FIDIC 认证咨询工程师,正高级工程师,清华大学工学博士,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,法国CSTB(建筑科学技术中心)访问学者。主持完成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四十余项。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一项,银奖一项,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十余项。在文化建筑、教育科研建筑、校园规划、医疗建筑等领域有突出成果。
参与编写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》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等多项国家标准规范;在《建筑学报》《建筑师》《世界建筑》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。兼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,教育部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,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,《住区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。
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
编辑/排版:葛楠
审核:王文慧
-END-
欢迎更多建筑师参与回答
“AT建筑师灵魂三问”
投稿邮箱:ATtougao@qq.com
(注明主题:AT三问)
36万粉丝点击关注↓
-END-
欢迎更多建筑师参与回答
“AT建筑师灵魂三问”
投稿邮箱:ATtougao@qq.com
(注明主题:AT三问)
36万粉丝点击关注↓
36万粉丝点击关注↓
36万粉丝点击关注↓
感谢看到最后,喜欢的话,点击文末右下角【在看、点赞、分享】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!
/ 《建筑技艺》近期活动 /
感谢看到最后,喜欢的话,点击文末右下角【在看、点赞、分享】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!
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!
/ 《建筑技艺》近期活动 /
/ 《建筑技艺》精彩课程回放 /